《聊斋志异》故事两篇:善恶都有其踪迹

看《聊斋志异》,觉得有两个故事很有意思,而且也特别有警醒作用。

故事一

说李著名先生为人慷慨大方,十分乐意帮助他人。他有个同乡,受雇为他干活,但是呢,这个人从小游手好闲,不会做农活。家里就特别的贫穷,不过,他会一些小手艺,常常做一些杂活,李公每次都给他优厚的报酬。每当没米下锅了,他就会向先生讨要,先生就周济给他一升半斗的。

一天,这人对先生说:“小人每每受到先生的帮助,一家三四口才没有饿死。但如此下去,又能维持多久呢?请求主人借给我一担绿豆做资本,我好用它做点小买卖。”先生很愉快的答应了,立即让人给了他。这人背走了绿豆,可一年之后,一点也没有偿还。等到去询问他时,用作资本的绿豆早已用光了。先生可怜他家中贫穷,也就没有再索要。

大概是三年后的一个夜晚,先生忽然梦见那个同乡来到他面前对他说:“小人欠了先生的绿豆钱,今天特来偿还。”先生安慰他说,如果我要讨债的话,那你平时欠我的又怎么能还的清呢?”那人神色忧郁的说:“的确是这样。如果替人做过一些事情而接受了别人的酬劳,就是不报答也还说得过去。如果是无缘无故地接受了别人的资助,就是一升半斗,也不能忘记,何况我还受了您这么多的资助呢!”说完就走了。醒来后,先生很是疑惑。隔了一会儿,家人来告诉先生说,昨天夜里家里的母驴生了一头驴驹,这驴驹长得还挺高大的。先生忽然醒悟说:“这驴驹莫非就是那可怜的人变的?”过了几天,先生回到家中,见到了驴驹,开玩笑似的用那人的名字叫了它一声。驴驹马上跑到他的面前,好像跟他很熟悉似的。从此以后,先生便以那人的名字称呼驴驹。

有一天,先生骑着这头驴到青州,衡王府的内监看到这头驴很是喜欢,愿意出高价购买。价格还未商定,碰巧先生的家里有急事,不能等待,便骑着驴回去了。又过了一年,驴驹因和一头雄马同槽共食,被雄马咬断了腿骨,无法医治。有一个兽医到了先生家,见了这头驴,对先生说:“请把这头驴交给我,早晚治疗一段时间。万一治好了,卖了钱和先生平分。”先生答应了他的要求。几个月后,兽医治好驴后,将它卖了,得了一千八百钱,把其中的一半送给先生,先生拿到钱后,忽然想起,九百钱的数目正好是那担绿豆的价钱。

蒲先生感叹道:昭昭之债,而冥冥之偿,此足以劝矣。意思是在阳世欠下的债,到了阴间还要偿还,这足可劝诫人啦!

这个故事中,李著名先生的行为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为人慷慨、一心向善。同乡游手好闲,做点手艺活李公就给他丰厚的报酬;又借给同乡一担绿豆做买卖,结果同乡亏了之后也就不再计较。

反观这个同乡,因为在世的时候没能还上李公的债,就是投胎成了驴也要偿还。这让我想到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借钱的是孙子,欠钱的是爷”,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这种风气。欠钱的人不再怀有感恩之心,不感激当时困难时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人,反而一副“我凭自己本事借来的钱,凭什么要还”的嘴脸。这类人真的应该看看蒲松龄的这篇文章。

故事二

这是一个三生三世的故事。

他曾经说自己的第一世是个乡绅,品行很不检点,属于奸淫掳掠,五毒俱全的那种,结果62岁病死后,刘举人就下地狱见了阎王。一开始阎王看着他人模狗样还以乡绅之礼待他,给他赐座还请下属泡茶给他喝。

刘举人拿起茶杯的时候,他猛然发现阎王的茶杯里清澈见底,可自己的茶杯却十分浑浊。这刘举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他马上就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孟婆迷魂汤”。于是小刘灵机一动,趁阎王不注意的时候,就把茶水悄悄地倒掉了。

不一会儿,阎王查出了他生前的种种不检点,马上火冒三丈,大笔一挥,罚他做马。很快就有一群恶鬼把他押了出去,只见眼前一个很高的门槛,刘举人根本跨不过去,就在这个时候,恶鬼可不等人,立刻抽出鞭子,照着刘举人的屁股就是狠狠一下!

“啪”地一声,刘举人直接扑街在了地上。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在马圈里了,只闻外边有人喊:“黑马下驹子了!是个公的!”原来,他真的已经变成了一匹小马,这时刘举人别提多难受了,可想说话却说不出口,只觉得肚子里饿得不行,只好跪下来吃母马的奶。

就这样过了四五年,刘举人也长高长大了,他最怕的就是鞭笞,一听到鞭子的声音就浑身哆嗦。主人骑他的时候,放上马鞍,加上障泥辔嚼轻轻拽,这样还好,没那么疼。可佣人们就没这么温柔了,直接就骑,连马鞍也不放,把刘举马夹得生不如死。想想看上辈子还是刘举人的时候,堂堂一个乡绅,大鱼大肉,有吃有喝,难受过这窝囊气,这一怒之下,刘举人绝食三天,就这么一下子气死了。

第二次到了阴曹地府,阎王一查他,原来罪罚还没满,这下子阎王更生气了。“你这是有意逃避惩罚!”

阎王马上下令左右把他的马匹剥了下来,下辈子罚他做条狗!刘举马这下子懊恼到不行,他说什么都不肯去,但阎王哪里会放过他,马上让群鬼又把他打了一顿!疼得皮开肉绽,刘举马只好跑呀跑,跑到了阴间的一个悬崖边上,想着算了,一了百了吧,他一跃而下,狠狠地跌倒在了谷底,爬不起来,结果抬头一看,自己已经趴在了狗窝里,母狗正伸出舌头在舔他。这下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又转世了,这一世,他成了狗。

等到长大了一些之后,他看见屎尿这些肮脏之物,居然会觉得特别香,竟然有点想吃,但是他决心不去吃这些东西。就这样过了一年,刘举人心里窝囊得不行,这还不如做马呢!可是主人养着他,又不肯杀掉,没办法,刘举人毅然上前,狠狠地咬掉了主人腿上的一块肉,这下子,主人才把他乱棍打死。

第三次来到阴间的时候,阎王一看,怎么又是你!又是自寻死路逃避处罚,阎王再次下令把他鞭打了几百下,又罚他做了更卑微的蛇。

他被关在了一间黑屋子里,不见天日,害怕得要命,最后只好沿着墙壁往上爬,等到从屋子的一个洞穴钻出来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变成了一条蛇。

这一世,他学乖了,绝不伤害生灵,饿了,就吃树上果子。就这样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常常就想着,自杀也不行,找别人杀他也不行,那可怎么办?有一天,他正躺在草丛里休息,只听见车轱辘滚动的声音传来,他赶忙跑了出去,躺在了路中央,于是这车轮就把他压成了两段。

结果一见阎王,阎王看他怎么这么快又来了。他马上上前解释,阎王看他这次没有犯什么罪,才原谅了他,让他重新做人。这就是刘举人的故事。

刘举人一生下来就会说话,读书能过目不忘,辛酉年考中举人。他常常奉劝人:骑马一定要放上鞍子,千万不要用腿夹击马腹,这比用鞭子抽打更厉害。

异史氏曰:“毛角之俦,乃有王公大人在其中;所以然者,王公大人之内,原未必无毛角者在其中也。故贱者为善,如求花而种其树;贵者为善,如已花而培其本:种者可大,培者可久。不然,且将负盐车,受羁馽,与之为马;不然,且将啖便液,受烹割,与之为犬;又不然,且将披鳞介,葬鹤鹳,与之为蛇。”

意思就是:禽兽之中竟有王公大人在其中,其所以如此,是由于在王公大人之中,未必没有禽兽。所以贫贱之人做善事,好比想要得到花而栽树;高贵人家做善事,好比已经有了花儿,还要更精心培养其根基。栽下树木可以使其长大开花,培养根基可以使花长久开放。否则,拉车或者被笼套所束缚,那就是做;再不然,去吃粪便,经常受烹割之苦,那便是做狗;还不然的话,就要披上鳞介,将葬身鹳鹤之腹,这就是做蛇了。

看了这个《三生》的故事,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很过瘾?由于刘举人在世的时候品行不端、奸淫掳掠,所以一世投胎成驴,二世投胎为狗,三世投胎为蛇。由于前两世他有意而死,回到阴间还要继续受罚。

这也给坏事做尽但又没有敬畏心的人一个提醒,冥冥之中必有定数。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礼记》中说慎独,即使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人监督的时候,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谨慎行事,更不要说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