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该由谁定义? —— 关于桐野夏生的《异常》

“也许我就是百合子、和惠、美鹤、张,他们心底暗藏着的黑色残雪,这么说好像蕴含着很多隐喻似的,但我可没有那么潇洒,真正的我,应该只是一个随处可见、孤僻善妒的平庸人物吧。”——我

“我”是桐野夏生的这本小说《异常》的主人公,从始至终都没有名字,她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而上述人名都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百合子有着怪物般的美貌(“我”妹妹),和惠(“我”的高中同学)有着怪物般的执着,美鹤(“我”高中同学)有着怪物般的头脑,张(杀害了百合子、和惠)有着对怪物的兴趣。当这些“异常”分子的人生产生交汇,就产生了一道“黑暗料理”,由“我”这个有着怪物般恶意的大厨端上餐桌。

正常该由谁定义? —— 关于桐野夏生的《异常》

作者桐野夏生是日本著名的女性推理小说家,法学专业出身,文风冷酷灰暗,注重写实和关注女性心理,《异常》的灵感就来自轰动一时的“东电OL杀人事件”。被害者是一名名牌大学毕业的东京电力高级员工,但在夜晚从事卖淫副业,直到被嫖客杀害。由于正职工作收入颇丰,被害者显然不是出于经济压力去卖淫,唯一的可能恐怕只有心理异常了。

小说从高中阶段写起,这是“我”、和惠(被害者)、美鹤产生交集的地方,随着超级美女百合子的入学、援交、退学,我们的心理都发生了异化。书里的高中化名Q女高,是一所贵族学校。Q学园体系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可以内部直升。

在阶级相对固化的日本,越早入学说明家庭背景越优越。而在中间阶段通过升学考试入学的学生,就面临着融入“上位者”集体的尴尬。看小说的时候就觉得Q学园应该是指庆应,真实案件也印证了这一点。庆应大学作为日本著名的私立学府,在中国的知名度似乎不如早稻田,但这也正说明了庆应圈子的相对封闭。

高中入学的“我”受到“上流社会”的冲击,发出以下感慨:“这种差异,不是三两下的工夫就能赶上的。我想只能说美感和富裕的根本结构,或是底盘基础是不同的,亦或是历经多代储存下来的丰饶,耗费漫长时间融入遗传基因的美感与富裕。那不是能靠临阵磨枪混过去的世界。”

而从小到大因为与妹妹的外貌差距而受到的区别对待,又让“我”意识到:“对女孩子来说,外表具有压倒别人的庞大威力。管你脑袋多聪明、多有才华,反正这种东西又看不见。面对外貌出色的女孩,聪明和才华绝对不是对手。”

这两项判定几乎可以说构成了“我”的世界观,所以“我”认为努力是没有用的,要想在强者中生存下去,需要用恶意武装自己。最终和惠和百合子的人生悲剧,都有“我”推动的成分。同时“我”切断和男人的联系,认为这样就不会因为没有美貌而受到伤害。

而同样高中入学的和惠则是被草根出身考上东京大学,进入大企业工作的父亲的成功学洗脑,认为只要努力,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所以上学时她的目标是成绩,工作后目标是存钱,因为这两项成就是可以通过努力达成的,并告诉自己其他都不重要。但在日本那样的男权社会中,评价女人的体系显然侧重其他指标。

和惠:“男人很贪心,既想要学历又想要良好的家世、美丽的容貌、温顺的个性、还有肉体,什么都想要。要在这种情况下生存与其说辛苦,根本是荒谬可笑。总之我必须从这个世界中找出指标合理地活下去。我的指标就是不断得取得平衡,努力赚钱,我是几时开始有这种想法呢?”

但是和惠虽然这么说,内心却还是渴望男人和爱情,这种矛盾最终撕裂了她,让她过上了双重人生,并在卖淫中感到自己被男人需要,自己同时能掌控男人的欲望。后来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身为女人却条件不佳的自卑感,令我必须虚荣。这么说,我渴望被男人品头论足,我希望受到肯定,希望被人另眼相看吗?可是,这才是真正的我,其实我是个可爱的女人。”

美鹤是从初中部升学的学霸,各科全面发展的天才。虽然出身也不好,但是靠伪装和出色的头脑在Q学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Q学园独孤求败的状态在大学医学院里不复存在,只能保持成绩中等。美鹤因此感到迷失,她的解决方法是找一个成绩最好的老公,希望能吸收对方的智慧。结果两个内心空虚的人没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反而双双加入邪教,犯下杀人罪行。

美鹤出狱后找到了新的归宿,算是这本小说里唯一的希望和温暖,因为她最终想明白了一件事:“你跟我都一样,和惠也一样,大家都被虚无的事情束缚了心灵,只在意别人会怎么看。”所以反而是在别人看来毫无头脑的花瓶百合子从始至终都在做自己,心安理得地做妓女,并且预言了自己被杀的结局。

这本书封面上有一句宣传语“献给现代女性的一首美丽的安魂曲”,完全是欺诈。这本书和女性有关,和美丽无关,更不能让人感到安宁。我的记录只做到了清理脉络,这样看可能会让人觉得是一个猎奇的故事而已。但实际的阅读中有大量丰富的细节,以及仿佛人格分裂一般的第一人称心理描写。与其说是安魂曲,不如说是控诉对女性的物化和评判。

正常该由谁定义? —— 关于桐野夏生的《异常》

究竟什么是正常,什么又是异常,最终的判断标准永远并且只能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保持心智的稳定。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做自己,接受自己。他人的评价可以虚心对待,有选择地接受。但如果动摇了对自己的认识,只会面对混乱和痛苦。而混乱和痛苦大概可以概括这本书带来的感受,所以虽然这本书写得异常厉害,但是也异常可怕。所幸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爱和相信,因此获得了对抗异常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