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艾比酒吧》

玫瑰之名 The Name of the Rose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首集印象:85/100

“中世纪的《基本演绎法》,背后是整个时代”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关注到这部剧是因为很喜欢的男演员Michael Emerson,也就是《疑犯追踪》里Finch的扮演者,有参演这部剧。随后我了解到这部剧是由同名小说改编,作者是著名的意大利符号学家Umberto Eco。由于书中涉及到的神学、政治、历史等方面知识太多,故事涉及到的多方力量又反映了中世纪意大利的局势博弈这样宏大的背景,读过的人基本都会说它难读。

这部《玫瑰之名》正是改编自这样一本“天书”。剧集由意大利和德国联合出品,全季共8集,每集约一小时。故事开始在1327年的意大利北部,一个修道院发生了一起教士莫名死亡的事件,教士威廉和他的学徒阿德索到修道院调查案件。威廉和阿德索在调查中,遭遇了不少阻挠和警告,而且有人在不断地死去。这部剧的主线就是威廉和阿德索如何揭开案件真相的故事。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这部剧其实不是《玫瑰之名》的第一次影视化改编。早在1986年,Jean-Jacques Annaud将它搬上了大银幕,由肖恩•康纳利扮演威廉。他也凭借这一角色获得1988年英国学院奖最佳男演员。有电影珠玉在前,这部剧要达到观众的预期,难度还不小。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所幸,第一集我认为质量很不错。一分半钟的片头制作得相当精细,能够一下将人拉入文艺复兴前夜的中世纪当中。片头里把人物和关键道具用油画的形式展现,干裂的颜料似乎预示着一切的崩坏。华丽的书籍和血液交融,暗示着追随真理的道路总是伴随着死亡……随着故事的进展,对片头的含义也会有新的理解。

从情节上说,和电影一样,故事以阿德索的叙述引出,他在临死之前,要记下他在青年时代所目睹的“那场最可怕的事件”。和电影不同的是,剧中花了开头十分钟时间叙述阿德索和威廉结缘的过程,这一段不仅奠定了这两个人物的基调,了解他们关系的羁绊所在,也更方便观众理解时代的背景。第一个场景就是阿德索在战场上为奄奄一息的的受伤士兵祈祷。这一幕体现了他的善良和迷茫,也更合理地解释了他后续追随威廉的举动。威廉则是在一场交谈中出场,他与战争中受苦的平民分享食物并谈论起这个世界。他作为方济各会教士讲道扶穷的形象就此树立起来。并且在二人前往修道院的途中,剧里又加上威廉用他惊人的推断能力帮助教士们寻找院长的马的段落,让人有一种看中世纪版《基本演绎法》的感觉,也为威廉被委托破案埋下了伏笔。剧和电影在师徒二人到达修道院时的安排不同很有意思。本剧选择直接让二人撞上死者的追悼会,更快地切入了破案的主题,见到了嫌疑人们。电影则表面让二人平静地进入修道院,实则从修道院教士们的角度入手,勾勒出教士各怀鬼胎和对威廉的忌惮。这样安排的不同其实也和体裁相关。作为剧集,在此处加快节奏,可以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把目光吸引到案情上来,也为第二次死亡作为本集末尾悬念这一安排争取了一些时间。电影更多地从侧面入手,才能让最后正侧交汇,案情大白时的矛盾爆发更有冲击力。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由于有原著小说和电影改编在先,观众们对于这部剧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事实上,这应该是现在非常流行的“IP影视化”面临的普遍困境。原著粉丝认为剧集没有足够地展现书中各种学科知识交织的魅力,电影粉丝可能因剧集花了不少笔墨在破案之外而觉得重点不突出,主线不清晰。从未听过这个故事的观众则可能因为庞大的时代背景和故事的宗教特色感到摸不着头脑。很多人都在讨论改编作品怎么做到平衡,但这事实上很难。因为作为粉丝来说,自己喜爱的形式才是最好的。如果制作方花了太大的力气做平衡,可能会失去“再创造”的机会,落得几边不讨好的后果。与其花大力气争取IP本身一定规模的粉丝,不如讲好这个新形式下的故事,吸引更多的新观众,让IP“出圈”。也是反哺IP,使其有更多衍生可能的方式。这样来看,这部《玫瑰之名》似乎做得不错,毕竟它已经卖到了132个国家,成为了意大利历史上播出范围第二广的电视剧。能吸引更多人通过这个谜案走近原著,走近中世纪,这次近四十年后的“再创造”,也算是值得铭记。“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有人说这部小说的名字取自这个谚语,其实这个道理用在作品改编中也是一样。怎么样用玫瑰之名开出崭新的花,才是改编作品主创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LC)

特别说明:人人的翻译目前进行到了第二集,之后的集数暂缺英文字幕,可能要等至北美五月份开播后面几集的翻译版本才会完成。

吸血鬼生活 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首集印象:80/100

“沿袭了电影版的设定,几位主演的表现令人惊喜,但是有限的人物和缺失的剧情主轴能让这部剧走多远还值得继续观察”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在早些年吸血鬼热还没退的时候,两位新西兰人Taika Waititi和Jemaine Clement身兼导演编剧主演数职拍出的脱线喜剧《吸血鬼生活》受到评论界热捧,在一堆吸血鬼和各种物种的爱恨情仇中堪称一股清流。主创中的Taika接着拍完了备受好评的《追捕野蛮人》后被漫威收编,自导自演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的《雷神3》 ,这个能导能写能演的新西兰人便成了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新势力。借着东风,这两位主创又在稍后伙同FX,把这个当年一举成名的故事改成了剧。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剧版沿用了原作的大量设定,主要集中在一位中世纪的奥斯曼战士和一对曾经的恋人吸血鬼以及他们的人类仆人同居在一起,每天为了房间清洁,作息习惯和搜捕食物(……)而闹出的各种段子。剧版加入了一位精力吸血鬼:每天用极其无聊的对话缠食别人的精力为生。首集集中在几位同居室友为了迎接一位重要人物的到来而闹得兵荒马乱的故事。包袱抖得轻松又好笑,而有别于其他伪纪录片式的喜剧(比如《摩登家庭》或《公园与游憩》),本剧把纪录片的摄制组也加进了剧情段子中,拍摄主角独白戏时背景也常常有各种脱线的事情在发生。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作为一部以角色驱动的喜剧,几位主演的表现非常精彩。《9号秘事》的Kayvan Novak盛装前往超市买荧光粉和彩纸的情节让人笑到喷饭。而Matt Berry 《(IT狂人)的Douglas!yeah!!!》和Natasia Demetriou的相爱相杀也相当自然。而剧版新加入的精力吸血鬼让观众不得不怀疑自己办公室里是不是也有一个Mark Proksch(英版《办公室》“Nate”的饰演者)一样的吸血鬼存在。仅从首集来看本剧很有潜力成为下一部热门配饭剧。

但同样的,从首集来看,一个没有剧情主轴主要靠抖包袱的剧能走多远还是值得观众留心。尤其是在两位主创极其繁忙的日程下(尤其是Taika豆瓣影人页显示两年内待上映的作品有七部之多),能留给这部剧多少精力值得打上个问号。(@Miracle)

艾比酒吧 Abby's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首集印象:60/100

“人物也算可爱,剧情挺暖心,但就是不好笑”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Abby从军队退役回国后,在未取的各类许可的情况下,将位于圣地亚哥的一间家庭后院改造成了酒吧,便自己当上老板经营起来。Abby将酒吧分成了不同等级的区域,还定下了千奇百怪的规矩,比如不允许顾客玩手机。每天前来捧场的都是周围的左邻右里,有疲劳的家庭主妇、无聊的退休人士,还有新来的失婚房东等等。《艾比酒吧》基本就是这群人每晚聚在一起喝酒闲聊的故事。

这部集合了《花瓶妻》的Natelie Morales、《中产家庭》的Neil Flynn等黄金配角,由Josh Malmuth(杰西驾到)创作,联手Michael Schur(《公园与游憩》、《善地》)打造的新剧,号称是史上首部以户外带观众形式拍摄的多镜头喜剧,不过实际上和老式的室内情景剧没什么分别,酒吧的设定也难免会让人联想到同为NBC出品的八十年代经典《干杯酒吧》(Cheers),要论内容深度和独特性又有路易CK的《百年酒馆》珠玉在前。

首集印象:《玫瑰之名》《吸血鬼生活》和《艾比酒吧》

虽然现在复古风盛行,电视剧方面也并不是什么都能行得通。就首集来说,《艾比酒吧》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就像近年大多数NBC喜剧一样,有着不错的卡司,人物也算可爱,剧情挺暖心,但就是不好笑。相对于单镜头更加丰富的叙事手法,多镜头喜剧对节奏和台词的要求会更高,一旦笑点勉强就丧失了吸引力。《艾比酒吧》在首集不仅没有营造出自然的幽默感,还因为强调户外取景拍摄,在广告点前后加入观众排排坐的全景镜头画面,看上去显得非常像SNL的小品节目,更容易令人出戏。不过主创将女主Abby标签为双性恋,未来在感情线上还有发挥的可能也说不定。(@Ree73)